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百病皆可罐之”,指的就是生病后可以运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拔罐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负压疗法”、“角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或抽气筒抽出罐内空气,从而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的一种技术操作。
一、罐的种类:玻璃罐、竹罐、陶罐、抽气罐。
1、玻璃罐:用透明玻璃制成,中央呈球形,罐口厚实平滑,分不同型号。优点:质地透明,便于观察,吸附力大,临床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走罐、闪罐、刺络拔罐及留针拔罐。缺点:易破碎。
2、竹罐:用直、口径1.5-4cm坚固的竹子截成6-10cm不同长度且磨光滑、平整而成。优点: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轻巧价廉,能吸收药液,不易跌碎。缺点:易燥裂漏气,罐体不透明难以观察。
3、陶罐:陶土烧制而成,罐口平滑厚实,大小不一。优点:吸附力大,易于高温消毒。缺点:质重易碎。
4、抽气罐:由抽气筒和带有活塞的透明塑料罐组成。优点:可随意调节吸附力,不易破损,不会烫伤。缺点:无温热刺激。
二、适应症: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中暑、急性胃肠炎、胃痛、消化不良、头痛、胁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腰背痛、痛经、月经不调、带状疱疹、疮疡初起、皮炎、湿疹、消除疲劳、保健防病等。
三、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
2、皮肤严重过敏和传染性疾病者。
3、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
4、妊娠期妇女。
5、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
6、神志不清、抽搐、醉酒、过饥、过劳者。
温馨提醒,拔罐还需看个人体质是否适宜,有需要者可前往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