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Party Construction
党群建设
党群建设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rvices
诊疗服务
诊疗服务
Talent Recruitment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首页科室介绍科室动态

众志成城,共抗新冠 ——记门诊部抗疫先进事迹

  • 浏览次数:加载中...
  • 日期:2020-04-10

 众志成城,共抗新冠

                             ——记门诊部抗疫先进事迹

    2020年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当大家都做好准备过年时,却突然来了一个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前,从国家到地方都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疫情的政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制定了对有流行病史患者和无流行病史患者分开就诊管理制度,并要求122日立即安排急诊呼吸专科门诊,以应对无新冠流行病学史发热患者的就诊问题。在医务科的指导下,门诊部、呼吸科和急诊科迅速集结医护人员并进行新冠防控知识培训。门诊部郭雄图主任表态将克服困难,周一至周六早上的白天班,由门诊部吴恩亭和田应平这两位资深副主任医师承担接诊任务;周日白天班由门诊部其他内科医师轮流顶替。这样门诊部医生基本承担急诊呼吸专科60%发热患者的接诊工作。

 

 

    本院不是花都区指定收住新冠肺炎病例的定点医院,在做好疑似新冠病人的排查工作的基础上,保证花都区市民的基本就诊需求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门诊部作为一线部门,刚开始时觉得顶着极大的压力,其压力主要来源于对未知病毒传染性的恐惧。疫情伊始,部分患者会隐瞒自己的流行病学史,否认自己从湖北地区来的,医生和护士根本防不胜防。普通门诊医生也不可能全部按最高标准进行防护,但你永远不知道接诊的是一个怎样的患者。困难是有的,但是门诊部的每一个医生、护士从来没有后退过。

    在门诊大厅,每个患者来院必先接受测量红外线测温,门诊部每天要安排4个工作人员守住医院的正门、西门和急诊科门口。发现发热患者立即安排到发热分诊护士处(配备N95、护目镜、防护衣等)报到,以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机率,做流行病学的登记筛查和用水银体温表复测体温,专人带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每天这样的患者会有10-20人次左右。

 

 

    此次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疾病,门诊部呼吸科是全院防控压力最大的部门之一。最开始由于有部分患者逃避分诊、隐瞒流行病学史,甚至有些患者不知道自己处于潜伏期等原因,就直接到了普通呼吸门诊就诊。从1.223.13日,呼吸门诊量约2500人,普通呼吸门诊的坐诊医生依然是门诊部的田应平、吴恩亭、肖惠珍等三位副主任医师轮流坐诊,他们承担了呼吸门诊80%的工作量。其它门诊部内科医生如:卢慕舜、陈国河、李佑桥、陈晚娇、赵影等高年资医生会接诊约10-20%的呼吸道疾病患者。

    有一次,吴恩亭主任接诊了一名疑似病例,被区疾控中心判定密切接触者,需要再隔离4天(此时离接诊患者已过去10天)。吴主任表示严格执行隔离是对家人、对医院、对患者的负责任,自己感染了并不可怕,最怕的就是传染给病人、家人和同事。同样,田应平主任作为我院的呼吸科“元老人物”,也是毫不犹豫的第一个冲到前线去。我们医院第一例的新冠肺炎就是被田主任“抓住的”。一名黄姓的女患者,发热、咳嗽来我院急诊呼吸科就诊,她一开始就有意隐瞒了湖北旅居史。田主任给她作了胸部CT和血常规等检查,胸部CT提示病毒性肺炎可能。田主任凭着自己30年呼吸科医生的从医经验,马上提高警惕性,认为这是个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但是要确诊其流行病学史很重要。田主任是湖北人,在交谈过程中听出了患者的武汉口音,反复地向患者强调正确提供流行病学史对诊断的重要性,在她耐心细致的沟通下,患者承认了自己是刚从武汉回来的,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迅速联系把患者转送至定点医院作进一步诊疗,最后该患者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而确诊。如果此患者漏诊,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门诊部主任郭雄图作为医院防疫指挥部成员之一,积极出谋划策,充分调动门诊医生积极性、主动协调发热门诊工作。在核酸检测初期曾出现因结果回复不及时、让部分患者空跑一次情况,这会导致患者不满并且增加了患者去医院的次数。郭雄图主任经过与信息科、医务科、急诊科和检验科的充分沟通、积极协调改进,促成开通短信发送检查结果通知,以达到信息管理手段利用最大化。后来部分工作人员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时,主动去谈心谈话疏导和缓解医护人员的压力。

    门诊部副主任卢慕舜作为区卫健局的新型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多次参加卫健委防控会议,热心完成了有关部门转来市民关于中医药抗疫方面对“献方”“献技等问题,认真详细进行审核、沟通推介、答复解释,充分表示出中医人在疫期间对广大市民的关心和安抚之意,这也展现了他热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一面,他还在抗疫期间积极撰写应用中医药抗疫报道3篇。

 

 

    陈双燕护长协调分诊护士认真落实各类病人分诊工作,为确保每个分诊护士都可以很好保护自己,经常加班加点培训,组织学习院感防控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做到凡上岗必先培训。同时有序安排测体温人员工作,充分向患者解释目前疫情情况特殊性,令患者理解。肖惠珍副主任医师虽然已经接管营养科,但是作为呼吸专业方面人才,在疫情期间坚持出诊呼吸门诊,精神可嘉。赵影医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制面罩22个发给其他工作人员使用。郑臻峰医生作为心理科医生,在钉钉平台直播,《应对新冠疫情焦虑的调适》,并在医院公众号发表疫期心理疏导文章。李银玲、詹石榴两位副主任护师老前辈,坚持在周日轮流协助测体温。

 

 

    随着疫情的进展,中医药的抗疫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院药剂科研制出抗疫“五大法宝”(驱寒除湿沐足散、六君防感汤、正气防感膏、防感香囊、辟秽药艾条)对抗疫情。医院发起线上和线下推广活动,门诊部医生积极配合药剂科大力推广应用,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充分发挥我院作为花都区中医药龙头单位的领导作用。近日门诊部用中医药防疫“五大法宝”之一的“辟秽药艾条”,在门诊大厅、候诊室、门诊诊室、走廊通道等人流集中的地方进行熏艾消毒,门诊各处阵阵艾叶飘香,令人心旷神怡。既做好了院内空气消毒,又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抗疫氛围。

门诊部为应对疫情,重新调整了呼吸科的诊室,使呼吸科诊室由原来一间扩展为两间,以保证一人一诊室的就诊规范的落实。   

    门诊部每天还需要负责对所有诊室的紫外线消毒、对患者的宣教、检查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等工作。2月份疫情不断升温,看着不断攀升的病例数,如何减少患者聚集,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了?为此门诊部想了不少办法:1.专门录制语音播报,让患者错峰就诊,就诊时隔位而坐,减少人群聚集。2.鼓励网上预约挂号、线上支付等,减少在院内逗留时间。3.让广告公司在交费窗口和取药窗口印制相隔1米的脚印,提高患者自动相隔的意识。4.积极协助抽血中心搬迁到一楼,搬迁后更加宽阔和通风更良好,启用智能抽血系统,叫号抽血,减少人群排队聚集。

 

 

    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门诊部组织学习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共6次,坚持线上学习每周一次;协调解决疫情相关问题20余次;疫情相关报道共撰稿近10篇。门诊呼吸科及普通内科医生的医护人员,都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上,他们坚持站在一线,解决患者的痛苦。导诊及分诊护士平时不怎么起眼,但这次疫情期间,她们用勇气谱写了巾帼英雄的篇章。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通讯员:郭雄图)

请扫描“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室内导航”小程序二维码,查看院内分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