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预防肝炎知识要记牢
2022年7月2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肝炎日”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肝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有病毒性、药物性、脂肪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及其传播途径有哪些?
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甲型肝炎病毒(HAV):潜伏期通常为14-28天。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甲型肝炎感染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很少致命,但有时可导致高死亡率重型肝炎,即急性肝衰竭。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饮水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疾病的最有效办法。
乙型肝炎病毒(HBV):潜伏期平均70-80天。乙肝传播途径包括接触受感染的血液、精液及其他体液;分娩时通过受感染母亲传给婴儿;通过使用污染过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污染的注射器传播。乙肝可造成急慢性疾病,在急性传染期没有症状,如造成慢性感染,可能逐渐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6岁以下儿童感染乙肝病毒,最终转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最大。幼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
丙型肝炎病毒(HCV):潜伏期为两周至6个月。通过接触受感染血液传播,包括使用丙肝病毒污染过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污染的注射器,也可通过性途径传播,或通过已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传给新生儿。丙肝感染初期,约80%的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目前没有可以预防丙肝的疫苗。
丁型肝炎病毒(HDV):丁肝病毒感染仅发生在乙肝病毒感染中。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双重感染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疾病和后果。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能够为抵御丁肝病毒感染带来保护。
戊型肝炎病毒(HEV):潜伏期平均为40天。戊肝大多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物感染。戊肝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一般4-6周内会自愈。戊肝流行率最高的地区是东南亚。
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的肝炎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易疲倦。部分患者巩膜或皮肤黄染,发热,肝区疼痛等。
肝炎的预防方法。
首选甲、乙肝预防疫苗、防止“病从口入”、切断传播途径。
温馨提示: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能净化血液、排除毒素、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为了确保肝脏的正常运转,这几个“暗算”它的敌人要记牢。
1、喝水少2、吸烟3、过度饮酒4、锻炼少5、睡眠不足6、暴饮暴食7、易怒。你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