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的认识学习心得
住培医师--梁瑛林
临床上我们常让吞咽困难的病人插胃管,来解决患者无法自行摄入的问题。但这种方法不是一劳永逸的,没有一个病人希望自己永远要插着管子,也没有病人的家属希望永远通过胃管来照顾病人。因此,让患者吞咽功能尽早恢复,是对病人及家属沉重负担的一种释放。可是在临床上,我们常常忽略了这点,特别是一些新发卒中,且于恢复期的病人,被忽略了吞咽功能的训练的话,也等于丢失了许多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因此,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有关吞咽障碍的介绍,希望可以引起重视以及纠正一些常见的误区,从而正确引导患者。
首先,要了解吞咽障碍,就要先了解吞咽的过程。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个操作,却是需要多个复杂的反射活动的协调进行。其需要的是口腔、咽、食管这些上消化道的括约肌序贯收缩和舒张作用,分别在食物前后产生负性吸引力及正性压力将食物推进入胃。根据吞咽过程中部位的不同,正常的吞咽过程可分为5个期,口腔前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食管期。按照我自己的理解,也就是:
①口腔前期——看到食物,认清楚这是食物,且自我进行吞咽准备的时期
②口腔准备期——食物在口腔里品尝及咀嚼的时期
③口腔期——咀嚼食物到舌根下的时期
④咽期——食物从口腔到食管,(由多个肌肉协同运动),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最容易产生误吸的时期
⑤食管期:食团从食管中向下到胃的时期
(图片为转载)
而吞咽障碍,即是一个总的症状名称,是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患者的饮食出现障碍或不便而引起的症状。因为部分器官发生病变,导致上述任何一个时期发生异常,都会导致吞咽障碍的出现。吞咽障碍通过病因分类,可分为三类,分别是①器质性吞咽障碍,可以理解为结构性改变引起;②神经性吞咽障碍,可以理解为中枢性及末梢神经性引起的功能障碍,如神经支配的相关吞咽肌肉受到抑制,可以理解为运动异常;③功能性吞咽障碍,心理方面引起的障碍。
吞咽障碍具有多方面的危害。首先,若患者出现进食困难,长期缺乏其他渠道营养补充的话,会导致患者消瘦、全身乏力、水电解质紊乱等;第二,吞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呛咳,出现食物呛入气管内、肺内,导致肺内感染,气管堵塞,坠积性肺炎等难以治疗的并发症,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可能。
因此通过学习发现,吞咽障碍被忽略常有以下几点:①吞咽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可以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功能障碍;②吞咽障碍的症状轻重范围也十分广泛,轻者仅感吞咽不畅,重者滴水难进,重时无力挽回,轻时容易被忽视;③处理手法可以简单粗暴(插胃管);④深入的分析原因的过程相对复杂。因此基于上述原因,常常导致我们“得过且过”,不去重视不去深入处理,使病人错失了恢复的良机,甚至由于忽略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上文有提及),因此,有能敏锐发现病人有吞咽障碍的能力,及时对病人及家属行正确的健康宣教,及时安排病人进行康复介入,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补充:
吞咽过程分期:
①口腔前期: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用餐具将食物送入口中。
②口腔准备期:张口接收食团并将其保持在口腔内,感知食物的质地和味道。即摄入食物到完成咀嚼的过程。
③口腔期:食团经口腔向咽部推动,唇、颊肌收缩向后传递食团,舌与硬腭接触推动食团到舌根部。即咀嚼食物形成食团运动至咽的阶段。
④*咽期:软腭上抬,鼻腔、声门、气道关闭,会厌壁在咽部开口之上,喉向上、向前倾斜运动,咽蠕动挤压食团下移向环咽肌,环咽肌放松时食团进入食管运动快速、顺序发生,产生吞咽反应。此期是吞咽的最关键时期,也是最容易发生误吸的时期。
⑤食管期:食团通过环咽肌进入食管,食管产生蠕动波推动食团向下进入胃。此期不受中枢控制。
吞咽障碍分类:
①器质性吞咽障碍,指口腔、咽、喉部的恶性肿瘤术后,由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常主诉吞咽时疼痛、很难吞咽或食物卡在某处,一般可进流食。
②神经性吞咽张: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系统障碍、肌病引起,在解剖结构上没有问题,为运动异常引起的吞咽相关肌肉无力或运动不协调引起的吞咽障碍。常见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吉兰巴雷综合征等。
③功能性吞咽障碍:是指解剖结构及神经系统均无异常,吞咽生理机制正常,而患者害怕吞咽,对吞咽表现出一种癔症性反应,或拒绝进食。常由心理障碍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