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俊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头痛病案一例
住培医师 黄晓雷
2022年9月21日 曾某某,女,60岁。
主诉:头痛15年复诊。
现病史:头痛,位于头部两侧,阵发性,紧绷和搏动感,伴耳鸣,口干,纳可,眠差多梦。刻诊:诉近来头痛缓解,自觉左耳堵塞感,鼻塞,夜晚尤甚,周身肌肉紧绷酸楚感,时有怕冷,咽干,阵发性出汗,以头部、后背为主。舌胖大有齿痕苔薄黄中有裂纹,脉浮弦。
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邪郁少阳,营卫失和。
西医诊断:头痛,变应性鼻炎。
治法: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处方: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
柴胡15g 黄芩10g 党参20g 干姜5g 大枣20g 葛根30g 蝉蜕10g 防风5g 北沙参10g 麦冬10g 白芷10g 辛夷5g 石菖蒲20g 桂枝5g 白芍10g
剂量:7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按语:本例患者之头痛是由于外感之邪郁于少阳,少阳经脉循行于头之两侧,邪气留滞则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正如《伤寒论》中对少阳病的描述所言:“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另外小柴胡汤所对应的证候为:“伤寒五六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耳聋,脉弦数者,此时少阳半表半里之证,宜此汤以和解之”。由此也可看出,本患者的症状也颇合小柴胡汤所对应的方证,因此陈师选择了小柴胡汤作为基础方用以治疗患者的少阳证。又如《伤寒论》所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本患者同时也具备了太阳病的一些症状,比如周身肌肉的紧绷酸楚感、怕冷与头部后背汗出,脉象也兼有浮象,说明同样有邪气在太阳之表。因为患者时有汗出,故陈师选择了桂枝汤以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使邪气可以通过发汗从肌表外散。陈师针对患者肌肉紧绷酸楚,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葛根30g,则合为桂枝加葛根汤,舒筋和络以止周身疼痛,再加入蝉蜕、防风以散风止痛。患者伴有咽干,乃秋季燥邪犯肺,陈师加入沙参、麦冬滋阴润燥;伴有鼻塞,陈师加入白芷与辛夷散风寒、宣通鼻窍。全方用药精炼,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