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式诊断
—我的行医记录之二
科教科 何明钎
我在中山大学医学院读大五的时候,实习点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其中外科实习跟随的是外科综合区主任区庆嘉教授团队。那时候,区教授就被誉为“岭南第一刀”,因此实习生背地里叫他“刀哥”,非常的霸气,仅仅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和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进修的经历就让我们高山仰止了。现在他是广东省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区教授有着外科医生的干脆果断,对患者非常的认真。其中有一次,因为不知什么原因医院供应的“猪尾巴管”(一种会卷曲的引流管)断供了,区教授拿起电话朝设备科的主任大吼:“你们什么时候才给我们猪尾巴管?!我今天就要!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的病人都要死了!”然后“啪”的一声狠狠摔掉电话,吓得我们这些小医生大气都不敢出。
区教授常常和我们实习生说起他做外科以来的经验,其中有个我们笑称之为“区式诊断”。他认为,外科的诊断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性诊断:这个病人得的到底是什么病?良性还是恶性?这就是一般诊断的范畴,是我们都会的。
2、定位诊断:这个病变位于哪里?周围有什么重要的神经血管?因此手术好不好做?因此他经常需要给病人做CTA以明确和病变周围大血管的关系。
3、定量诊断:这个病变到底有多少个?比如说肿瘤,你还要看看这个肿瘤有没有转移,有没有在身体其他地方还有
4、全身诊断:这个病人还有什么其他的基础疾病,有没有药物过敏?会不会影响手术的进行?要不要进行干预才手术?
5、经济诊断:这个病人的经济如何,是选用高级的进口材料还是便宜的国产材料?要和病人说明治病的预期费用,以免手术之后因经济原因无法后续治疗,功亏一篑。
6、社会诊断:患者的工作和身份是否对疾病的产生和预后产生影响,另外家属对于该患者是什么态度?会否全力支持花费不小的诊疗?。
时光飞逝,转眼间离我实习已经过去了11年,我因为体力的问题放弃了外科学,区教授的很多教导我也忘却了,但这个“区式诊断”我仍然记着,因为这是一种医学上升为哲学的概括,是一种宝贵经验的传递。